第(2/3)页 比如现在。 李阳的拳法凶狠,讲究贴身暴打,可面对冷兵器的锋利,李阳又要如何贴身暴打呢? 这也是李阳所考虑的问题。 遍数他经历过的战斗,这还是他第一次,正式与一名刀法武者对战,毫无经验。 是以,刚对战的时候,他显得有些捉襟见肘。 九环刀的锋利,让李阳的拳头有些施展不开,毕竟再硬的拳头,也抵不过刀锋。 而他又习惯性用上了气息,毕竟新生的劲力不如气息强力。 男子却截然相反,不仅精通刀法,拳劲也达到了一定火候,两相结合下,让李阳短时间内难以建功。 其实李阳大可以拖延时间。 男子虽然刀法娴熟,但不要忘了,负担也比李阳重,挥刀和挥拳的消耗肯定不是一个概念,李阳光是耗,就能耗死他。 但李阳更喜欢进攻,以强势的进攻结束战斗。 这是战斗风格,除非遇到不可力敌的对手,否则轻易不会改变。 李阳采取的进攻方法,也大出男子预料,甚至李阳自己都有点意外。 对武者而言,有时肢体意识,远比大脑意识更为灵敏。 又在一次交锋中,男子横刀,以中路砍向李阳腰际。 李阳身体微蹲,脑中灵光一闪,竟闪过曾经与叶问对练时的场景。 在工厂时,李阳不仅学习生劲之法,闲暇之余自然也不会放过叶问这个宗师,同住一个屋檐下,切磋对练是经常的事。 所谓拳打千遍,其意自见。 在大量对练中,李阳耳濡目染下,连他自己都没想到,自己此刻竟会做出这么一番进攻之举。 看着那把拦腰砍来的刀刃,李阳竟不闪不避,原本右手紧握,伺机寻找猛攻的拳头,下意识顺着脑中灵光转变, 松开了。 而后迅捷的抹过刀身,以极其刁钻的角度轻轻那么一带。 一股巧劲生出,作用在刀身上,使九环刀偏移出去,甚至偏移姿势很大,都偏到了攻击轨道之外。 如果叶问看到此幕,定会诧异道:“这不是粘手嘛,而且这招粘手,颇有我平日打拳时的样子” “咏春?”看李阳突然变招,男子脸色一变。 他倒不是怕咏春,而是在刚才的对打中,已经习惯了李阳类似八极拳的套路,现在李阳的套路说变就变,毫无征兆,这仓促之间,他根本没有心理准备。 如果仅是这样也就罢了,九环刀偏移,也导致他身前空门大开,这个时候,可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