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三三章 四十三帝-《穿越一八五三》
第(2/3)页
而东晋历代君主,毫无可圈可点之处,朝政为王、庾、桓、谢轮流把持,元帝之所以能建康称尊。实是捡了东海王司马越狡兔三窟之计的便宜,要说稍微有点作为的便是明帝司马绍,击灭王敦,抑制豪强,在缓和吴姓与侨姓士族矛盾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,使社会呈现现安定发展的趋势,只可惜英年早逝,否则东晋未必没有北克中原的机会。
算了,把明帝留下吧,再把隋文帝加上,我虽然很不喜欢杨坚,却否定不了此人恢复汉姓江山的的重大功绩与对唐朝的深远影响,反倒是唐朝,没必要供那么多皇帝,来人,只留高祖、太宗、高宗与宪宗,其余诸帝全部撤走。”
“等一下”苏三娘又拦住道:“高祖、太宗与高宗不用多说,宪宗励精图治,重用贤良,改革弊政,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,并重振中央政府威望,史称元和中兴,确实可以留下牌位供奉,那么为何把玄宗去掉”
王枫冷冷一笑:“唐朝就是葬送在李隆基手上,自古以来,由盛转衰从未有过如此之急速,可见其昏聩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,他虽有开元之治,却并非他一人之功,而是他垂拱而治的结果,可是从天宝起他开始抓权,这一抓,奸佞之臣纷纷上位,可见此人既无治国之才,亦无识人之明。
我们可以把李隆基与汉武帝作个比较,这二人都是少年英明,老来昏聩的典型,但汉武帝尚知轮台罪已,力挽狂澜,为昭宣之治奠定了基础,而李隆基晚年,亲手毁掉了盛世大唐
更何况此人强夺儿媳,祸乱人伦,又有后宫佳丽四万,开创了中国历代帝王的纪录,他哪来的资格配享祭祀要照我看,应该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”
王枫的话语中,透出了对李隆基的深刻痛恨,苏三娘不吱声了。
在士兵们把唐朝牌位也清理过后,王枫这才道:“后唐、后周、辽金二朝,除周世宗柴荣,余者皆去,宋朝除太祖,皆去,至于元朝,因蒙古人即将与满洲人赴澳大利亚建立金国,因此蒙古人不是中国人,元朝历代皇帝自有蒙古人祭祀,皆去。”
王枫三个皆去,顿时,灵牌空了一大片,每个人都有把目光投向了明朝一十三帝,这还能剩几个呢
王枫也挨个看了过去,寻思道:“除太祖、成祖、宣宗、穆宗、皆去。”
周秀英赶忙提醒道:“你漏了个仁宗吧不是常说仁宣之治吗指的就是仁宗宣宗父子俩。”
王枫解释道:“我之所以不祭仁宗,只因仁宗禁止郑和下西洋,而同时期的欧洲,处于航海大发现时期,美洲、东南亚与菲律宾都是在这一时期被欧洲殖民,中国与欧洲的差距实际上也于此时被拉开,后来宣宗虽然重启郑和下西洋,却一朝而终,我只能表示惋惜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