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五六章 坐等消息-《穿越一八五三》
第(3/3)页
苏州府衙门,大清早就挤满了官员,虽然苏州知府是正四品,在他头顶上还有抚巡与正三品的布政使,抚巡那是不用提了,在纪念碑未建成之前,许乃钊天天扫嘉定大街,晚上睡康熙的对联。
布政使则专管民政,不掌军,不比知府可以调动绿营兵勇,在发匪作乱的非常时刻,即使贵为布政使,也要屈尊往府衙议事。
按品级,坐在主座的仍然是江苏布政使何浚,这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家伙,道光年间进士。
往下则依次是苏州知府钟殿选以及织造局、督粮道、县衙等诸多部门的重要人物,还有地方团练武装头领。
“不知顾大人怎么样了,能不能顶得住发匪!”众人讨论了番时局之后,一名叫做乌布察的织造局官员忍不住道。
当时的织造局是个肥的不能再肥的肥差,虽然内务府仓库堆积的丝绸足够皇家,包括贝勒格格在内的所有成员使用一百年,但苏州织造局每年仍有二十万两银子的经费,也就是说,百年之内,不用往京城送一匹丝绸,每年能净落二十万两,再加上从各路商号的盘剥,收入简直不可想象,苏州知府都要自叹不如!
而且织造局不仅仅上贡丝绸,苏州织造是内务府郎中外派,虽然只是正五品,却直接向皇帝负责,是钦差性质,是皇帝的耳目,可监察地方,专折奏事,兼理采办及皇帝交办的各种事务,即使是督抚都不敢殆慢!
这时,布政使何浚就拱了拱手:“乌大人,发匪劳师远征,哪有那么快攻城?何况太仓有炮百门,即使来攻,难道还怕了他?前两次发匪攻破宝山与嘉定,皆是采用阴谋诡计,而顾大人素以心思缜密著称,怎能不防备着?
本官料发匪必将轼羽而归,不过,发匪流窜于江南总是不妥,且许大人还被扣押在嘉定,因此,本官请钟大人速做接应准备,一旦发匪败逃,便与顾大人两面夹击,既为朝庭,为我苏南乡绅百姓除一大患,又可立下不世奇功啊!”
第(3/3)页